大学生问卷调查模板选题-江苏远东石材产业园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有经验的大学生1.科研选题的意义: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它对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很重视课题选定的价值和意义。

伟大的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在他和L.英费尔德所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曾经明确地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认为,为了获得一种理论,首先必须了解这种理论被设计出来解决的问题,然后用试探性理论看看是否比任何明显的解答更好些,再通过证伪找出这一理论看看是否比任何明显的解答更好些,再通过证伪找出这一理论的可否定性和可反驳性,进而创造一个新的理论!

这也就是波普尔用以下公式所描述的,即TT—EE—P2,其中匕是问题。

TT是试探性的理论,就是假设?

EE就是证伪,消除谬论,排除错误,这也叫做后验评价或实验评价!

最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也就是不管理论过去经受住多少严峻的检验,将来总有一天可能被否定或否证。

没有永恒的世界冠军?

经过长期确认的理论一旦被否证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p2;

新的问题的解决要求提出新的理论,于是又需要新的检验,即A—P2—t2t2—e2e2-p3……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样就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就越来越逼近客观真理。

总之我们可以认为,成功的科学研究活动的第一要点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抓住问题!

或者也可以说科研选题就是科研活动的开始!

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课题!

第一种方法是:面向社会,着眼实际,到社会的需要中发现问题,寻找研究课题;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存在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大家知道,在古埃及,由于丈量土地,研究尼罗河水的泛滥变化,以便找到规律,得到更大的收益,就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都是当时社会和生产提出的需要!

综观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建树了功勋的那些科学家、工程师,他们绝大多数是从生产实践出发,发现了生产实践中的需要,从而抓住了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课题的?

本世纪40年代为了解决自动装置的不稳定问题,人们去研究负反馈的自动控制系统,形成古典控制理论。

50年代末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控制论又提出了新问题,因而又促使“近代控制理论”的问世;

随着大型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对现代工业中的控制问题又提出了要求,这样又提出了现代控制理论的课题!

所以说,分析当前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和实践中的矛盾之所在,了解社会实践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呼声,就能从中发现问题,寻找到我们的研究课题!

第二种方法是分析矛盾,发现问题!

所谓矛盾是指实验事实和现有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

认真分析事实,分析实验数据,弄清研究对象的性质,充分暴露实验事实与现有理论、观念的矛盾,在矛盾比较尖锐的地方提出问题,提出新的假说,设计新的实验验证方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现研究课题的重要方法?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

他们详细研究了各处实验资料后,发现在1956年以前,一切微观过程都遵从宇称守恒定律的概念虽然是为物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但是实际上只是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过程中的宇称守恒定律得到了实验证实,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始终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于是,他们以创造性的洞察力“不仅把事实搜集在一起,而且以新观点看它们……”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新假说、新理论。

随后,在吴健雄领导下的实验工作证实了他们的假定;

分析矛盾,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还必须实事求是,对科学技术和实践、实验两方面的情况作周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此,对于在这三部曲的第一阶段,我们建议不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进行调查研究?

即从“内、外”、“纵、横”、“正、反”、“新、旧”等方面人手。

所谓“内、外”,即是在自己本学科的内外、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成果范围的内外等方面进行事实的搜集、文献检索、动态研究等工作;

而所谓“纵、横”则是本学科的深试、广度方面,以本门学科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方面横向渗透、学科交叉来综合分析。

“正、反”则是指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既有正向思维,又有逆向思维,要考虑一个问题有“利”之处,也应考虑其有“弊”之点。

而“新、旧”的意思则是告诉大家在研究问题时,旧的概念、旧的方法应尽可能全都收集到,同时对一些新的提法、新的观点也不要放过。

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事实和资料!

只有当事实和资料丰富、全面而又真实可靠时,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

第三种方法是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摆脱旧体系、旧框架,从传统观念束缚下跳出来。

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我们在学习基础课时,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学习了物理框架,受原有的体系的先人为主的影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曾说:“我奉献这一作品,作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哲学的全部责任似乎在于——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然后从这些力去说明其他想象?

”这就是牛顿所发展和使用的框架,即物理的全部责任是寻找力,然后,再用这些力去预言或预测其他运动!

但是,物理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框架,下一代人往往认为上一代入对问题的提法本身就不对,而解释框架的不对和指出框架的不对这就是发展。

例如,对行星运动的描述,在哥白尼一开普勒时期,他们追求的是寻找运动的“和谐”,开普勒认为水、金、地球、火、木、土等几个大行星的排列,是由宇宙和谐所决定的,开普勒研究宇宙规律时,使用的就是和谐性的框架,即所谓的多面体模型!

他的许多著作是用音乐符号写的,因为他认为天上的事物应当与音乐一样是十分和谐的。

到了牛顿这一代,他不采用这个框架了,牛顿的框架的核心是力,是力所决定的因果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则是通过哲学观点和逻辑思考提出新的物理框架,建立相对论的。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运动是用弯曲时空来解释的,在这种体系中并没有牛顿意义下的引力。

按照牛顿的框架要解释物体的运动就要寻找力。

按爱因斯坦的观点要解释物体的运动就要弄清时空的弯曲?

这种从框架上变化、体系中革命的方法,都是从分析矛盾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

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富于“彻底革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宝贵品质,必须具有彻底革命、无所畏惧的革新精神;

3.怎样从课题中提出科研选题?

第一项工作是要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论证。

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进行,即•.课题分析、自我实力分析、同行研究动态分析、实验结果预测分析等工作!

因为有些课题虽是很重要的,它们的解决确实也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的阶段它还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这可能是因为理论上还缺少必须的基础,也可能是实验装置、设备、实验方法的问题等等!

另外,在作课题分析时,对其难度、阶段进程、应用前景等都要有所分析?

第二项工作是自我实力分析?

一个研究者,他的知识、研究能力等等都是有区别的,刚开始搞研究的人最好不要马上搞涉及范围广、深度大的课题,应该选择从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看都比较适合自己的题目;

有时候看起来起点低了些,但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这里还应该指出的一点是我们还应当对同行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从历史上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会有许多人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如牛顿和莱布尼兹就同时对微积分作了研究!

达尔文和华莱士分别提出了进化论;

罗巴切夫斯基和方斯等人分别提出了非欧几何?

……但是在20世纪的今天,我们进行科研时务必注意千万不要“一窝风”,不要相互制约,或是重复劳动,我们能注意到这些问题就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而有成效;

第三项是应该有一点选题的艺术!

我们提出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提倡逆向思维,注意反思考的结果,这是一个有辩证观点的选题方法,这样做往往会使自己不囿于前人、不囿于他人的思维圈子之中;

有时候一个课题很热门,大家一哄而上,都去赶时髦,这种做法一般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人家赶热门,我们可以逆向地想一下,“冷”门也不见得不好。

人家抢前沿、争中心,我们不妨反思考一下,非前沿、边缘部分有时同样也很有价值!

控制论的首创者科学家维纳说过:“正是这些科学的边缘区域,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

”这就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好方法,就是要交叉、渗透、横向联系。

再有一个方法是从“反常”开始找问题!

过去有人说过“科学发现始于反常”,科学发展史上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x—射线的发现,天王星的发现,都说明这一问题。

为了使科学研究能有步骤地按预定进程发展,我们建议在立题之先应对实验结果作预测性的工作。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初步确定科研的选题了。

但是和做任何工作一样,都必须有反复的过程和自我修正的过程,经过不断的自我修正、补充,就能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向前了;